电脑系统如何控制外设,怎样控制其它电脑
1.电脑没声音
2.计算机外设的功能是什么
3.怎样停用USB接口,但打印机能用
操作系统,即计算机管理控制程序,它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 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各种形式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为其它软件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相应的接口。实际上,用户是不用接触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管理着计算机硬件资源,同时按着应用程序的资源请求,为其分配资源,如:划分CPU时间,内存空间的开辟,调用打印机等。
操作系统的种类相当多,各种设备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从简单到复杂,可分为智能卡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传感器节点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多处理器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大型机操作系统。按应用领域划分主要有三种: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用于组织和控制硬件、软件,从而使安装操作系统的设备以一种灵活但可预期的方式运行。在本文中,我们将讲述必须具备什么功能的软件才称为操作系统,并向您介绍台式计算机中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举例说明如何控制身边的其他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本质
并不是所有的计算机都具有操作系统。例如,厨房中控制微波炉的计算机就不需要操作系统。微波炉有一组要执行的任务,用户可直接输入所期望执行的操作(数字按键和一些预设置的按钮),并且它还具有可以控制的简单且无需更改的硬件。对于此类计算机,操作系统反而会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它将大幅增加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成本,而且增添不必要的复杂性。因此,微波炉中装入的计算机只需一直运行一个简单的固化程序即可。
对于其他设备,操作系统需要具有满足以下条件的功能:
实现多种用途
以更复杂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交互
满足随时间而改变的需求
所有的台式计算机都具有操作系统。其中最普遍的是微软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苹果公司开发的Macintosh操作系统以及UNIX系列操作系统(由若干开发人员、公司及合作者共同开发)。此外,还有针对特殊应用领域的数以百计的其他操作系统,包括专门用于大型机、机器人技术、生产制造和实时控制系统等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功能
简单来说,操作系统的功能有两个:
它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在台式计算机中,这些资源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磁盘空间等。(在手机中,这些资源则包括键盘、屏幕、通讯簿、电话拔号器、电池和网络连接。)
在无需了解硬件的所有详细信息情况下,为应用程序提供稳定、一致的方式来处理硬件。
第一个任务(即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非常重要,因为多个程序和输入方法会出于自己的目的竞相争夺CPU(中央处理单元)的资源,并且使用内存、存储器及输入/输出带宽。在此功能中,操作系统扮演着出色的指挥者角色,它既要确保每个应用程序都得到所需的资源,又要保证与所有其他应用程序的兼容,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系统容量,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所有用户和应用程序的需要。
如果有多个特定类型的计算机使用操作系统,或者要更换计算机硬件时,第二项任务(即提供兼容的应用程序接口)就变得格外重要。一致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使软件开发人员在一台计算机上编写应用程序时,有信心保证此应用程序可以在另一台同一类型的计算机上运行,尽管两台计算机的内存容量或存储器数量各不相同。
即使某种特殊计算机是唯一的,操作系统也可以确保在硬件升级和更新时应用程序得以正常运行。这是因为,操作系统(而不是应用程序)负责管理硬件和分配其资源。开发人员面临的挑战之一是要保证他们的操作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从而可以在成千上万的计算机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硬件上运行。因为当今的系统可以配置成千上万种不同种类的打印机、磁盘驱动器以及任何可能组合的特殊外设。
操作系统的种类
操作系统拥有广泛的系列,根据它们所控制的计算机类型和所支持应用程序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类。这些广泛的分类包括:
实时操作系统(RTOS)——实时操作系统用于控制机械设备、科学仪器以及工业系统。由于RTOS在交付使用时采用的是“全封闭”形式,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该系统几乎没有什么用户界面功能,也没有最终用户实用程序。RTOS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管理计算机资源,从而在每次执行某种特定的操作时,都严格使用相同的时间。在一台复杂的机器中,由于其具备可用系统资源而使机器的某一部分以更快的速度运行,这将与因系统繁忙而无法运行一样具有相同的灾难性。
单用户,单任务——顾名思义,该操作系统设计用于管理计算机,使单个用户每次只能高效地执行一个操作。用于掌上电脑的Palm OS是现代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的一个良好示例。
单用户,多任务——这就是目前多数用户在他们的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中使用的操作系统类型。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苹果公司的MacOS操作系统平台均为一个用户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的操作系统的范例。例如,一个Windows用户一边在文字处理软件上撰写日记,一边从互联网下载文件,同时还在打印一封电子邮件消息的文本,这是完全可能的。
多用户——多用户操作系统允许多个不同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的资源。操作系统必须确保均衡地满足各个用户的要求,他们使用的各个程序都具有足够且独立的资源,从而使一个用户的问题不会影响到整个用户群。Unix、VMS和大型机操作系统(如 MVS)是多用户操作系统的范例。
区分多用户操作系统和支持网络的单用户操作系统很重要。Windows 2000和Novell Netware均可以支持成千上万的网络用户,但操作系统本身并不是真正的多用户操作系统。系统管理员是Windows 2000或Netware的唯一“用户”。从操作系统的整体计划来看,网络支持和所有远程用户均可登录到网络,这些都属于由管理员用户运行的程序。
在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后,现在我们将进一步介绍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基本功能。
操作系统的任务
打开计算机的电源时,通常运行的第一个程序是保存在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中的一组指令。此代码检验系统硬件,从而确保一切运行正常。上电自检(POST)将检测CPU、内存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 是否存在错误并将结果存储在某个特殊的内存位置。一旦成功完成POST,载入ROM的软件(有时则称为BIOS或固件)将开始激活计算机的磁盘驱动器。在大多数现代计算机中,当计算机激活硬盘驱动器时,该计算机将运行第一个操作系统:引导装入程序。
这种引导装入程序是具有单一功能的小程序:它将操作系统载入到内存并使之开始运行。引导装入程序通过最基本的形式设置与之交互的小驱动程序,并控制计算机的各个硬件子系统。它设置存放操作系统、用户信息及应用程序的内存分区,也建立装有大量信号、标记和信号量(用于在子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程序内部及之间通信)的数据结构,然后再将其对计算机的控制转移给操作系统。
在一般情况下,操作系统的任务基本分为六种类型:
处理器管理
内存管理
设备管理
存储器管理
应用程序接口
用户界面
尽管有人争论操作系统应执行比这六项任务更多的功能,并且确实也有一些操作系统供应商将更多的实用程序及辅助功能集成到他们的操作系统中,但这六项任务几乎涵盖了所有操作系统的核心内容。
电脑没声音
电脑其实只是电脑的硬件部份,完整的电脑系统应该是硬件(英文名叫hardware)和软件(英文名叫software)的统一,就象录像机和VCD机,它们本身只是一个塑料和金属片堆积起来的部件,如果没有录像带和VCD碟片,以及设定在机器内的控制程序,录像机和VCD机纯粹就是一堆废塑料和金属片,一点用处都没有。同样,没有运行在硬件基础之上的各种软件,电脑也是一堆废铁。
因此,在认识了电脑的家之后,我们花点时间了解一下电脑软件的相关知识,从而概貌性地掌握电脑工作的基本原理。这对于后面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学习,会很有帮助。
我们现在就去探究一下,电脑到底是怎样工作的?
一、电脑原理概述
前面我们已经提过,电脑的工作原理跟电视机、VCD机差不多,您给它发一些指令,它就会按您的意思执行某项功能。不过,您可知道,这些指令并不是直接发给您要控制的硬件,而是先通过前面提过的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接收您的指令,然后再由中央处理器(CPU)来处理这些指令,最后才由输出设备输出您要的结果。
现在,让我们用一道简单的计算题来回想一下人脑的工作方式。
题目很简单:8+8÷4=?
首先,我们得用笔将这道题记录在纸上,记在大脑中,再经过脑神经元的思考,结合我们以前掌握的知识,决定用四则运算规则和九九乘法口诀来处理,先用脑算出8÷4=2这一中间结果,并记录于纸上,然后再用脑算出8+2=10这一最终结果,并记录于纸上。
通过做这一简单运算题,我们发现一规律:首先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将捕捉的信息输送到大脑中并存储起来,然后对这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由大脑控制人把最终结果,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
电脑正是模仿人脑进行工作的(这也是“电脑”名称的来源),其部件如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等分别与人脑的各种功能器官对应,以完成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
二、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在前面我们介绍了电脑是什么样的,及电脑内部是怎样组成的,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的东西或设备,那些构成电脑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元器件、电路板、零部件等物理实体和物理装置,我们把这些设备都叫做电脑硬件。一个电脑系统中只有硬件是不够的,因为它不能为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在电脑系统中添加了相应的软件后,电脑才能发挥它巨大的作用,才能实现我们所要求的目的。给硬件配备“思想”即指挥它如何工作的软件就使它成为令我们惊奇的电“脑”。
所谓软件,就是安装或存储在电脑中的程序,有时这些软件也存储在外存储器上,如光盘或软盘上。我们所知道的软件有: Windows98、Office97办公软件、金山词霸、幸福之家、超级解霸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进一步理解软件、硬件的概念。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VCD碟片,就这张碟片本身来说,它只是一个硬件,用来播放VCD的影碟机也是一个硬件,而存储在碟片上的图象和音乐就是软件。
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象Windows 98这样的软件(也叫做操作系统)就是系统软件,而象“金山词霸2000”这样的软件就是应用软件。
通过了解软件、硬件的概念,我们也就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是,硬件和软件是相互依存的,硬件为软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就是说软件离开了相应硬件的支持,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而只有有了软件的支持,也才能使硬件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并不是有了某种硬件就能运行所有的软件,也不是有了某个软件就能在所有的硬件上运行,这就是电脑中很普遍的兼容性问题。
电脑的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电脑系统,缺一不可,没有软件的电脑等于一堆废铜烂铁,无任何作用;同样,没有硬件,软件也就如无源之水,尤如空中楼阁。它们只有相互配合,电脑才能正常运行。
三、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裸机的概念,简单的说,裸机即是电脑硬件的组合,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电脑。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能直接操作裸机,必须通过一个叫做“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软件系统(英文为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简称BIOS),才能操作控制裸机,之所以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提供了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功能,如在屏幕上显示一点,接收一个键盘字符的输入等。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对电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系统的作用直接影响电脑的能否使用。同时几乎所有电脑功能最终都是分解为一个个简单的基本输入输出操作来实现。辟如画一幅风景,就是由一系列不同颜色和亮度点的基本输入输出操作来完成。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放在主板的只读存储器(英文为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芯片中,平时不可修改,也没必要修改,但恶性计算机病毒除外,1999年4月26日席卷全球的CIH病毒就破坏了相当一部份电脑的BIOS系统,弄得大家只好找专家才能修复。
四、操作系统的概念
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外面,才是我们平常念叨的Windows98或Windows2000系统,在电脑界,这些软件又叫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专门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提供操作电脑所需的工作界面。有了它们,人们才可以方便自如地使用电脑。正是由于操作系统的飞速发展,才使计算机的使用从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人员手中,走向了广大普通用户手中,同样也正是由于操作系统的飞速发展,才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今天。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一个平台,没有它,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正常运行。在个人电脑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其中最为常用的有五种:DOS、windows、Linux、Unix/Xenix、OS/2,下面分别介绍这五种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功能特点。
DOS操作系统
从1981年问世至今,DOS经历了7次大的版本升级,从1.0版到现在的7.0版,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但是,DOS系统的单用户、单任务、字符界面和16位的大格局没有变化,因此它对于内存的管理也局限在640KB的范围内。
DOS最初是为IBM-PC开发的操作系统,因此它对硬件平台的要求很低,即使对于DOS6.22这样的高版本DOS,在640KB内存、40MB硬盘、80286处理器的环境下也可正常运行,因此DOS系统既适合于高档电脑使用,又适合于低档电脑使用。
常用的DOS有三种不同的品牌,它们是Microsoft公司的MS-DOS、IBM公司的PC-DOS以及Novell公司的DR_DOS,这三种DOS都是兼容的,但仍有一些区别,三种DOS中使用最多的是MS-DOS。
DOS系统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它支持众多的通用软件,如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而且围绕DOS开发了很多应用软件系统,如财务、人事、统计、交通、医院等各种管理系统。鉴于这个原因,尽管DOS已经不能适应32位机的硬件系统,但是仍广泛流行,而且在未来的几年内也不会很快被淘汰。
windows系统
windows是Microsoft公司在1985年11月发布的第一代窗口式多任务系统,它使PC机开始进入了所谓的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时代。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每一种应用软件(即由windows支持的软件)都用一个图标(Icon)表示,用户只需把鼠标移到某图标上,双击该图标即可进入该软件应用窗口,这种界面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把计算机的使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windows1.X版是一个具有多窗口及多任务功能的版本,但由于当时的硬件平台为PC/XT,速度很慢,所以windows1.X版本并未十分流行。1987年底Microsoft公司又推出了MS-windows2.X 版,它具有窗口重叠功能,窗口大小也可以调整,并可把扩展内存和扩充内存作为磁盘高速缓存,从而提高了整台计算机的性能,此外它还提供了众多的应用程序:写字板Write、记事本Notepad、计算器Calculator、日历Calendar……等。随后在88年、89年又先后推出了MS-windows/286-V2.1和MS-windows/386 V2.1这两个版本。
199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3.0,它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具有强大的内存管理,且提供了数量相当多的windows应用软件,因此成为386、486微机新的操作系统标准。随后,windows发表3.1版,而且推出了相应的中文版。3.1版较之3.0版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受到了用户欢迎,是当时最流行的windows版本。其中文版为windows 3.2。
1995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也称为Chicago或windows4.0)。在此之前的windows都是由DOS引导的,也就是说它们还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而windows95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并在很多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改进,还集成了网络功能和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功能,是一个全新的32位操作系统。
1998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的改进版windows98,windows98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微软的Internet浏览器技术整合到了windows95里面,使得访问Internet资源就像访问本地硬盘一样方便,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访问Internet资源的需要。
windows98是目前实际使用的主流操作系统。
近来,有关windows2000的宣传是越来越多,说到windows2000,我们不能不提一下Microsoft公司的另一个产品----windowsNT系统(NT是New Technology即新技术的缩写),windowsNT是真正的32位操作系统,与普通的windows系统不同,它主要面向商业用户,有服务器版和工作版之分,按原计划,Microsoft公司准备在1999年将最新的工作站版本NT 5.0和普通的windows98统一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即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这样,无论对商业用户还是普通个人用户,以后Microsoft公司就只有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了。
Linux系统
Linux是当今电脑界一个耀眼的名字,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自由免费软件,其本身是一个功能可与Unix和windows相媲美的操作系统,具有完备的网络功能。
Linux最初由芬兰人Linus Torvalds开发,其源程序在Internet网上公开发布,由此,引发了全球电脑爱好者的开发热情,许多人下载该源程序并按自己的意愿完善某一方面的功能,再发回网上,Linux也因此被雕琢成为一个全球最稳定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操作系统。曾经有人戏言:要是比尔·盖茨把windows的源代码也作同样处理,现在windows中残留的许多BUG(错误)早已不复存在,因为全世界的电脑爱好者都会成为windows的义务测试和编程人员。
Linux操作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它是一个免费软件,您可以自由安装并任意修改软件的源代码。
2.Linux操作系统与主流的UNIX系统兼容,这使得它一出现就有了一个很好的用户群。
3.支持几乎所有的硬件平台,包括Intel系列,680x0系列,Alpha系列,MIPS系列等,并广泛支持各种周边设备。
目前,Linux正在全球各地迅速普及推广,各大软件商如Oracle、Sybase、Novell、IBM等均发布了Linux版的产品,许多硬件厂商也推出了预装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产品,当然,PC用户也可使用Linux。另外,还有不少公司或组织有计划地收集有关Linux的软件,组合成一套完整的Linux发行版本上市,比较著名的有RedHat(即红帽子)、Slackware等公司。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有RedHat Linux、红旗Linux等。虽然,现在说Linux会取代Unix和windows还为时过早,但一个稳定性、灵活性和易用性都非常好的软件,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Unix系统
Unix系统是1969年问世的,最初是在中小型计算机上运用。最早移植到80286微机上的Unix系统,称为Xenix。Xenix系统的特点是短小精干,系统开销小,运行速度快。经过多年的发展,Xenix已成为十分成熟的系统,最新版本的Xenix是SCO Unix和SCO CDT。当前的主要版本是Unix 3.2 V4.2以及ODT 3.0。
Uni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一般要求配有8M以上的内存和较大容量的硬盘。
OS/2系统
1987年IBM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推出了PS/2(Personal System/2)个人电脑。PS/2系列电脑大幅度突破了现行PC机的体系,采用了与其它总线互不兼容的微通道总线MCA,并且IBM自行设计了该系统约80%的零部件,以防止其它公司仿制。
OS/2系统正是为PS/2系列机开发的一个新型多任务操作系统。OS/2克服了DOS系统640KB主存的限制,具有多任务功能。OS/2也采用图形界面,它本身是一个32位系统,不仅可以处理32位OS/2系统的应用软件,也可以运行16位DOS和windows软件。
OS/2系统通常要求在4MB内存和100MB硬盘或更高的硬件环境下运行。
五、应用软件的概念
顾名思义,应用软件即是提供某种特定功能的软件,如现在您使用的《WPS2000》、《WORD97》等,它们一般都运行在操作系统(如Windows98)之上,由专业人员根据各种需要开发。我们平时见到和使用的绝大部分软件均为应用软件,如杀毒软件,文字处理软件,学习软件,游戏软件,上网软件等等。
到现在我们会发现,电脑的组成非常象我们人及人的行为:电脑的主机就类似与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人是用大脑在思考问题进行运算的,同时我们的大脑还能记忆很多我们所遇见过的和学习过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叫做电脑的原因;电脑的外设就类似与人的眼、耳、四肢等,以及我们用来记录所发生的事情或要做的事情的笔记本。但电脑与人有本质的不同,这就是电脑永远是由人来控制的,是帮助人进行脑力劳动的工具。
计算机外设的功能是什么
电脑没声音:
1. 重启电脑:重新检查音响或耳机是否正常工作。
2. 更新驱动程序:更新或重新安装音频驱动程序。
3. 调整系统设置:检查并调整音量输出设备。
4. 检查声音输出路径:确保选择正确的外设。
5. 关闭冲突软件:关闭可能影响音频的软件或进程。
怎样停用USB接口,但打印机能用
显示器——(英文:Screen、Monitor),也称显示屏、屏幕、萤光幕,是用于显示图像及色彩的电器 :主要作用是供我们看到电脑到底在运作什么,我们使用电脑时眼睛看着的那个。用重量描述是: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电脑主机以外最重的那部分,当然不包括其他打印机,扫描仪之类的),LCD——液晶显示器(同前述,只是重量最重变成第四轻——之前是No.1 耳机/鼠标,No.2键盘,No.3音箱) 。 主机:包括读入设备(光驱、软驱、优盘、显卡、硬盘、主板、CPU、散热器、电源、网卡、声卡、内存、等) 光驱:光盘驱动器,台湾作光碟机,是电脑、电子游戏机用来读写光盘内容的机器包括刻录与非刻录,主要用于读取及刻录光盘,可分为DVD-ROM\CD-ROM\COMBO 软驱:Floppy Disk,简称:FD,是个人电脑设备中,最早使用可移动存储媒体。第一只软式软盘是由IBM于1971年开发出的,直径8吋。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与使用的需要,又派生出5.25吋的软式软盘,并广为使用在 Apple II、IBM PC 及兼容电脑等。苹果年在Mac机开始采用3.5吋软盘,此时容量不足1MB,后来,由日本索尼的3.5吋软盘容量有1.44MB所取代,这种软盘80至90年代盛行,直至2000年代以前,3.5英寸软盘仍是电脑普及设备之一,不过现在基本淘汰。 优盘:就是USB插口的对应设备,是一种用闪存来进行数据存储的介质,通常使用USB插头。通常闪存盘体积极小、重量轻、可热插拔也可以重复写入。面世后迅速普及并取代传统的软盘及软驱。要访问闪存盘的数据,就必须把闪存盘连接到电脑;无论是直接连接到电脑内置的USB控制器或是一个USB集线器都可以。只有当被插入USB端口时,闪存盘才会启动,而所需的电力也由USB连接供给。然而,有些闪存盘(尤其是使用USB 2.0标准的高速闪存盘)可能需要比较多的电源,因此若接在像是内置在键盘或屏幕的USB集线器,这些闪存盘将无法工作,除非将它们直接插到控制器(也就是电脑本身提供的USB端口)或是一个外接电源的USB集线器上。 显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Video adapter: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显卡的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显示器,并向显示器提供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组件,是“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之一。显卡是插在主板上的扩展槽里的(现在一般是PCI-E插槽,此前还有AGP、PCI、ISA等插槽)。它主要负责把主机向显示器发出的显示信号转化为一般电器信号,使得显示器能明白个人电脑在让它做什么。显卡的主要芯片叫“显示芯片”(Video chipset,也叫GPU或VPU,图形处理器或视觉处理器),是显卡的主要处理单元。显卡上也有和电脑存储器相似的存储器,称为“显示存储器”,简称显存。 硬盘——英语: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是电脑上使用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设备。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储和检索数字数据。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写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回读,例如磁场导致线圈中电气的改变或读头经过它的上方。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大致分为ATA(IDE)和SATA以及SCSI和SAS。5.25寸与3.5寸的台式机硬盘,使用的是D形4针电源接口(俗称大4pin),Molex公司设计并持有专利;或是SATA电源线。而2.5寸的笔记型电脑用硬盘,可直接由数据口取电,不需要额外的电源接口。在插上外接的便携式硬盘盒之后,由计算机外部的USB接口提供电力来源,而单个USB口供电约为4~5V 500mA,若移动硬盘盒用电需求较高,有时需接上两个USB口才能使用,否则,需要外接电源供电。但现今多数新型硬盘盒(使用2.5吋以下之硬盘)已可方便地使用单个USB口供电。 主板——Motherboard、Mainboard:是构成复杂电子系统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中心或者主电路板。典型的主板能提供一系列接合点,供处理器、显卡、声效卡、硬盘、存储器、对外设备等设备接合。它们通常直接插入有关插槽,或用线路连接。主板上最重要的构成组件是芯片组(Chipset)。而芯片组通常由北桥和南桥组成,也有些以单芯片设计,增强其效能。这些芯片组为主板提供一个通用平台供不同设备连接,控制不同设备的沟通。它亦包含对不同扩充插槽的支持,例如处理器、PCI、ISA、AGP,和PCI Express。芯片组亦为主板提供额外功能,例如集成显核,成声效卡(也称内置显核和内置声卡)。一些高价主板也集成红外通讯技术、蓝牙和802.11(Wi-Fi)等功能。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也就是主板上面可以看到最正方的插座上面插的那块方形的东西,不过那块东西现在多被成为微型处理器,它是电脑的主脑,都是执行储存于被称为程序里的一系列指令。在选择是需要注意型号是否与主板插座匹配。 散热器:就是加装在CPU上面的那块东西,当然,现在还有硬盘散热器及显卡散热器及内存散热器等。由于现在电脑性能不断地提高(最直接是提高电力供应提升工作性能),因而可观的发热现象成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继而出现了散热器,散热器主要功能就如其名——散热,降低硬件温度。电脑散热器也可以分为主动散热及被动散热。主动散热就是利用风扇或其他动力设备对散热主体进行降温,一般有风冷、水冷及液冷(空调的原理);被动散热就是不采用外部设备进行散热,常规有冷却塔。上述也可称为动态散热和静态散热。 电源:顾名思义,为我们的电脑提供能量来源的设备,电源上面有像八爪鱼那样的多条密集的电线伸展出来提供给个个设备电力供应。当然,需要接上电源线才可能通电,电源的供应是否充足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电脑的运作是否正常,所以注意电源的选择是否与电脑的整体配置匹配。也许有人好奇,那电源不是很大?其实电源并不大,我们见到的主体是机箱,作用是固定其他配置于内部的电脑硬件,机箱里面很多线伸出来的那块“方包”才是电源,聊到机箱,作用主要是固定,当然,现在是越来越小(像苹果的主机),或者都整合到显示器里面了。 网卡——网络适配器或NIC (网络接口控制器):是一块被设计用来允许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通讯的计算机硬件。由于其拥有MAC地址,因此属于OSI模型的第2层。它使得用户可以透过电缆或无线相互连接。 每一个网卡都有一个被称为MAC地址的独一无二的48位串行号,它被写在卡上的一块ROM中。在网络上的每一个计算机都必须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MAC地址。没有任何两块被生产出来的网卡拥有同样的地址。这是因为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负责为网络接口控制器销售商分配唯一的MAC地址。网卡以前是作为扩展卡插到计算机总线上的,但是由于其价格低廉而且以太网标准普遍存在,大部分新的计算机都在主板上集成了网络接口。这些主板或是在主板芯片中集成了以太网的功能,或是使用一块通过PCI (或者更新的PCI-Express总线)连接到主板上的廉价网卡。除非需要多接口或者使用其它种类的网络,否则不再需要一块独立的网卡。甚至更新的主板可能含有内置的双网络(以太网)接口。 声卡:是多媒体电脑中用来处理声音的接口卡。声卡可以把来自话筒、收音机、录音机、激光唱机(镭射影碟)等设备的语音、音乐等声音变成数字信号交给电脑处理,并以文件形式存盘,还可以把数字信号还原成为真实的声音输出。声卡尾部的接口从机箱后侧伸出,上面有连接麦克风、音箱、游戏杆和MIDI设备的接口。但自从各大主板厂商推广All-In-One的主板以来,主板皆内建AC97音效功能。迫使中低阶的声卡市场快速萎缩。 内存——Computer memory: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技术做成的电子设备,用来存储数据。电子电路的数据是以二进制的方式存储,存储器的每一个存储单元称做记忆元。 鼠标:就是我们经常操作它在显示器上面点来点去的那个图标的硬件,是一种很常用的电脑输入设备,它可以对当前屏幕上的游标进行定位,并通过按键和滚轮装置或激光对游标所经过位置的屏幕元素进行操作。鼠标的鼻祖于1968年出现。美国科学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lebart)在加利福尼亚制作了第一只鼠标。 键盘——keyboard:是电脑的外设之一,由打字机键盘发展而来。通过键盘可以输入字符,也可以控制电脑的运行。电脑键盘由矩形或近似矩形的一组按钮或者称为“键”组成,键的上面印有字符。大部分情况下,按下一个键就打出对应的一个符号,如字母、数字或标点符号等。然而,有一些特殊的符号需要同时按下几个键或者按顺序按几个键才能打出。另外还有一些键不对应任何符号,但是影响到电脑的运行。不同的输入法定义了不同的输出符号。
参考禁用USB的12法:
第一种、禁用BIOS的相关设定
·优点:设定容易,做法简单
·缺点:BIOS的管理密码可能被破解
在主板的BIOS设定里,我们可以将USB端口的功能,设定为禁用。由于设定十分容易,做法简单,因此成为企业经常用来管理USB设备的手段。为了防止员工自行进入BIOS重新启用USB端口的功能,一般在完成设定之后,IT人员会同时设定BIOS的管理密码,只有相关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更改BIOS设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BIOS与USB端口相关设定的名称与位置,往往随品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甚至没有这方面的设定。
此外BIOS的管理密码并非设定之后,就无法破解。只要进行主板放电操作,也就是将主板上的纽扣电池取出后、再重新放回,BIOS密码就会恢复成默认值,而员工就能趁机进入BIOS更改设定。不过,对企业来说,一般都不允许员工私自拆装公司所配发的电脑,而只要非IT部门的人员,在进行类似的动作时,就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而在机密数据外泄事件发生后,此人自然会成为公司重点排查的可疑对象。
在主板的BIOS设定里,我们可以将USB端口的功能设定为禁用。
第二种、贴上易碎贴纸
·优点:用肉眼就可以分辨电脑的USB端口有无使用过的迹象
·缺点:贴纸不小心破碎时,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这种做法经常见于高科技园区的许多IT企业,适用对象多半针对企业的来访者,较少使用在内部的员工电脑。
来访者将笔记本电脑携入办公区之前,门口的接待人员会在该台电脑的USB端口与网络端口上,粘贴一张易碎贴纸,以确认来访者在进入企业内部的这段时间里,是否曾经通过这些通用接口联接外设设备,或者存取数据。
用易碎贴纸控制USB,好处在于只要通过肉眼,就可以分辨电脑的连接端口是否曾经使用过,可是,一旦贴纸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破裂,就很容易造成误会。这时,IT人员有权检查来访者的电脑,看硬盘里是否存放了本企业的机密数据,在确认无异状之后,才会放行,让来访者把笔记本电脑带走。
第三种、移除主板上的USB跳线的连接线
·优点:使USB端口功能达到真正的完全失效。
·缺点:管理上欠缺弹性,日后重新启用USB端口功能的时候,需要打开电脑机箱,插回跳线的连接线。
移除主板上跳线(Jumper)的连接线,同样能够实现禁用主板上的USB端口的功能。不同于在BIOS将USB端口功能设定禁用,跳线的连接线之后,USB端口的功能达到真正的完全失效,不但无法读取USB设备,同时不能通过USB给连接在电脑上的USB外设供电。
当企业因为业务上的需求,而要启用USB端口功能的时候,就必须先将电脑机箱打开、将跳线的连接线插回去,做法上较为麻烦。
第四种、用热熔胶堵住端口
·优点:可彻底封锁USB
·缺点:USB端口硬件随之失效,无法使用
也有许多企业,尤其是政府机关、安全机构,经常是以热熔胶等填充物堵住电脑的USB端口,不让员工使用,一旦封锁之后,即无法再连接任何的USB外设设备。
这是一种破坏性的封锁方式,当填充物注入USB孔时,USB接口也会随之损坏,而永久无法使用。
第五种、插上专用适配卡或硬件锁
·优点:重新启用时,不需要拆掉硬件,或者重新开机,原有的电脑操作不会因此中断或改变
·缺点:管理弹性较差
有一些现成的硬件设备,能够帮助企业管理USB的使用。市面上有一种适配卡式的产品,插在主板上的PCI插槽之后,USB等外设连接端口的功能就会随之失效。产品本身附有一个遥控器,如果日后还有使用USB的需求,只要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连接端口的功能就会开放,同时不影响电脑目前正在执行中的电脑操作。
还一种是硬件锁,可以锁住电脑上的连接接口,但根据使用需求而取下,恢复USB端口的功能,不像使用热熔胶灌入USB插口时,会造成硬件界面的损坏。某些品牌电脑的厂商就推出了这样的产品设计,让习惯采购同品牌电脑的企业作为选购配件;另外,在一些电脑卖场也能找到具有类似功能的产品。
第六种、利用员工群组原则,集中控制
·优点:适用于大量电脑环境,可批量强制实施,统一设定
·缺点:人性化不足,管理弹性较差
员工人数稍有规模的企业,一般都会在内部架设Windows Active Directory(AD)服务器,并将所有电脑加入网域,以便实施统一控制。有了这样的集中管理环境,IT人员就可以在一台电脑中处理完所有员工电脑的控制措施,不用像前面几种方式一样,需要到每一台电脑手动设定。
企业可以通过设定群组对象原则(GPO)的方式,在AD服务器的管理界面执行相关的设置,接着将规则发送到所有员工的电脑中,就可以关闭外设设备的使用权限。不只是USB储存设备,企业也可以使用相同方式控制光驱、LS-120,以及软驱的使用。
第七种、修改电脑Windows系统的特定注册表项
·优点:设置简单
·缺点:对于了解电脑操作的人来说,效果有限
对于连接过USB储存设备的电脑,可以利用修改注册表设置的方式,禁止员工在电脑上使用USB储存设备。开启Windows的登录编辑程序,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USBSTOR”的项目下找到Start数值,点选开启之后,将数值由预设的3,修改为4,就能将USB储存设备设置为禁用。此种做法,对于知道如何修改注册表的员工来说,随时可以将注册表项设置恢复成默认值,继续在电脑上使用USB储存设备。 如果企业有使用Windows Vista,则可以群组设置中,将移除式磁盘驱动器的项目设置为拒绝授予读写权限。
直接修改电脑内的特定注册表项,也可以达到USB禁用的效果,合适少量电脑的封锁。
第八种、删除USB储存设备的驱动程序
·优点:可针对不同USB设备个别控制
·缺点:仅能针对先前未曾连接USB储存设备的电脑
适用于未曾连接过任何USB储存设备的电脑。在“C:\WINDOWS\inf”路径下,可以找到usbstor.inf、usbstor.PNF两个安装信息文档,这是Windows系统用来辨识USB储存设备的驱动程序。
我们可以针对这两个文档设置存取权限,修改文件名称,或者直接删除文档,就可以让让员工无法在自己电脑上使用USB储存设备。相同的做法,也能用于打印机、网络摄像头等USB设备的管理。
第九种、采用外部设备控制产品的解决方案
·优点:可根据需求开放一部分的功能,具备良好的管理弹性
·缺点:无法防止员工以编辑修改的方式将机密数据外流
企业对于USB的管理需求往往不只是单纯的开与关而己,而是希望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要开放什么样的功能,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导入外部设备的控制产品来达成这项目的。
这类产品通常会通过安装在用户电脑上的代理程序实施管理,而且能够整合Windows AD、LDAP等目录服务,让同一部门、相同群组的电脑套用相同的规则做管理,省去个别调整设置的麻烦。
除了设置开关之外,这类产品对于外设的插口,可以提供相当精细的管理功能,对于USB储存设备,可以设置成只读属性,只能阅览移动U盘里的数据,但不可以执行写入的动作,对于智能型手机,这类员工工作上经常使用到的设备,通过某些这类型的产品,可以只允许电脑与手机之间交换通讯簿,与行事历,但不能将电脑里的数据复制到手机上的记忆卡里。
企业可以在员工将数据写入USB储存设备的时候,可以备份到指定的储存空间,供企业日后稽查检查之用,不过也有企业为了避免数据储存上的麻烦,只是记录文档的传输动作,将此台电脑何时传送了什么样的文档记录起来,不过这样一来,对于员工以编辑修改的方式将机密数据外流的做法,产品就无法有效地加以管理。
除了市面上的产品之外,网络上也有许多免费版本的USB控制软件,比如USB Blocker,不过,也要注意某些工具有可能是广告软件或间谍软件。
和付费产品相比,这一类控制产品的功能比较少见,采用与否,需视企业实际需求与部署规模而定。
第十种、将重要文档予以加密
·优点:可让员工正常使用USB端口,并能防止设备遗失
·缺点:一旦密钥遗失,就无法开启移动U盘里的文档
控制的对象以文档为主,而非USB端口本身,当数据写入USB储存设备的时候,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进行加密,限制拥有解密密钥的人才能开启该文档,防止USB储存设备遗失之后,里头存放的机密数据遭到**。
第十一种、借助SSL ***或终端服务
·优点:可防止机密数据通过网络复制到远程电脑的磁盘驱动器
·缺点:防护范围有限
安全厂商的SSL ***设备提供一种称为虚拟桌面的应用服务,当员工从外部网络连接内部网络之后,电脑上的屏幕画面就会自动切换成虚拟桌面,任何存取或修改数据的动作都必须在此区域进行。
而Windows Server的终端服务,是一种可供多人同时执行远程服务器上应用的程序环境,这类型解决方案有一项功能是允许联机阶段,将员工端本机电脑上的磁盘驱动器、打印机等设备自动联机,成为远程电脑上的网络磁盘驱动器,有可能会因此形成机密外泄通道。该怎么防护?我们可以在本地端电脑设置相关的本机群组原则——关闭磁盘重新导向的功能,禁止员工将远程电脑上的机密数据下载。
第十二种、实施DLP数据丢失防范解决方案
·优点:可以有效防止机密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外流,同时无需封锁USB端口功能
·缺点:对于非Windows平台的控制效果较差
DLP数据丢失防范是更进一步的机密数据安全保护方案,功能上不但包含外部设备控制的功能,更结合数据过滤的方式,从文档内容着手,在不影响USB端口功能的情况下,将含有机密内容的数据拦阻下来,不允许复制到USB储存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传送出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