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标需求研究

2.NMD系统是怎么组成的?

3.指挥中心智能运维与传统运维有什么区别?

4.航天器和航天服,这套系统中有哪些是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设计的?

航天指挥中心电脑系统_航天指挥中心是干什么的

徐霞客镇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的系统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

1、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整合和储存各类相关信息,如人员信息、事件记录、日常管理事务等。通过这个系统,可以随时查询和更新信息,使管理工作变得更为高效和准确。

2、行政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行政事务的管理,包括文件流转、会议安排、公共设施管理、行政审批等。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行政办公的效率和规范性,减少人为错误。

3、社会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负责社会服务相关的事务管理,如社区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环境保护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等。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社会服务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应急指挥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快速响应和协调各方资源,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徐霞客镇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系统的缺点:

1、这些系统需要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因此对网络和硬件设备的要求较高。一旦出现网络故障或硬件损坏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到管理和服务工作。

2、这些系统的操作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学习才能掌握,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或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来说,使用起来可能会存在困难。

3、这些系统虽然可以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和服务,但也存在一些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的风险。一旦发生信息泄露或数据安全问题,可能会对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4、这些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系统的升级和维护工作也需要定期进行,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标需求研究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它的结构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①轨道飞行器,包括三副引擎火箭、驾驶员舱、乘务员舱和载货舱。②用作提供推进的外贮箱。③火箭助推器,共有两枚,使用固体燃料。航天飞机的主要用处是空间运输、卫星服务,它可以靠近其他航天器,为其输送物品及修理等服务项目。还可以进行星际观测,军事、地理观察及拍照。由于其本身体积较大(高20多米,长50多米),也可以做为大型空间建筑。航天飞机起飞时可以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在运行过程中,为了减轻负担,可以把工作完毕后的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和推进外贮箱抛掉。航天飞机的主要机械在返回地面后经过整修还可以继续使用。

美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与实施航天飞机的计划。第一架航天飞机“企业号”1977年开始在各种复杂的地面上和大气层中试验。1981年首次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太空试验飞行,飞行三天后成功地返回地面。从此以后,载人的航天飞机开始进入太空。

航天飞机把人载入太空,在上面可以进行科学实验,比如太空育种,药物合成,晶体提纯,金属冶炼,宇宙观测等等,因为航天飞机上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这是在地球上得不到的。所以可以做很多地球上因为重力影响没法做的实验。航天飞机的好处就是可以重复使用,节约经费。并且在返回地球的时候不用燃料,像鹰一样是靠滑翔降落到地面的。航天飞机的外形就像普通飞机一样。但它的表面必须有隔热层,否则飞回地球的时候会被和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热量烧毁!一个国家的航天技术标志着它的综合国力,你看看美国,俄罗斯都有航天飞机,咱们就没有。但是我们的神州系列飞船发展的也很快,要有信心!

天地往返穿梭器—航天飞机

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两个外挂燃料贮箱和可多次使用的轨道器三个部分组成。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创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由波音747飞机驮着进行了机载试验。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8月12日,载人在飞机上飞行试验圆满完成。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这架航天飞机总长约56米,翼展约24米,起飞重量约2040吨,起飞总推力达2800吨,最大有效载荷29.5吨。它的核心部分轨道器长37.2米,大体上与一架DC—9客机的大小相仿。每次飞行最多可载8名宇航员,飞行时间7至30天,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

从1981年至1993年底,美国一共有5架航天飞机进行了59次飞行,其中哥伦比亚号15次,挑战者号10次,发现号17次,亚特兰蒂斯号12次,奋进号5次。每次载宇航员2至8名,飞行时间从2天到14天。在12年中,已有301人次参加航天飞机飞行,其中包括18名女宇航员。航天飞机的59次飞行中,在太空施放卫星50多颗,载2座空间站到太空轨道,发射了3个宇宙探测器,1个空间望远镜和1个γ射线探测器,进行了卫星空间回收和空间修理,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探测实验成果。

美国航天飞机创造了许多航天新纪录。航天飞机首航指令长约翰?杨6次飞上太空,是世界上参加航天次数最多的宇航员。1983年6月18日女宇航员莎丽?赖德(Sally K?Ride)乘挑战者号上天飞行,名列美国妇女航天的榜首。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把美国第一个黑人宇航员布鲁福德(Guion S?Bluford)送上太空飞行。1984年2月3日乘挑战者号上天的麦坎德利斯(B?McCandless),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不系安全带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1984年4月6日挑战者号上天后,宇航员首次抓获和修理轨道上的卫星成功。1984年10月5日参加挑战者号飞行的莎丽文(Kathryn D?Sullivan)成为美国第一位到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1985年1月24日发现号升空,首次执行秘密的军事任务。1985年4月29日,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Tayler Wang)乘挑战者号上天参加科学实验活动。1985年11月26日,亚特兰蒂斯载宇航员上天第一次进行搭载空间站试验。1992年5月7日奋进号首次飞行,宇航员在太空第一次用手工操作抢救回收卫星成功。7月31日亚特兰蒂斯号上天,首次进行绳系卫得发电试验。9月12日奋进号将第一位黑人女宇航员,第一位日本记者和第一对宇航员夫妇载入太空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1988年11月15日莫斯科时间清晨6时,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千米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3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地点12千米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极其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将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的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林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安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失败,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象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千米/小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暴风雪号首航成功,标志着前苏联航天活动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辅平了道路。原计划一年后进行载人飞行,但由于机上系统的安全可靠尚未得到充分保证,加之其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载入飞行的时间便推迟了。

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因助推火箭发生事故凌空爆炸,舱内7名宇航员(包括一名女教师)全部遇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美元,航天飞机停飞近3年,成为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载人航天事故,使全世界对征服太空的艰巨性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遇难宇航员为斯科比、史密斯、麦克奈尔、杰维斯、鬼冢(夏威夷出生,日裔)、朱迪恩?雷斯尼克(女)、麦考利芙(女教师)。

美国东部时间当日上午11时39分12秒,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空中心10英里上空,在“轰”的一声巨响之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凌空爆炸。美国全部航天飞机飞行因而暂停了3年,“星球大战”计划也遭受严重挫折。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7宇航员罹难

美国当地时间2月1日,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但在着陆前发生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

美东时间上午九9点(北京时间22:00),也就是在哥伦比亚号着陆前16分钟,该机突然从雷达中消失。

电视图像显示,解体的哥伦比亚号在德州的上空划出了数条白色的轨迹。

美国航空航天局并没有立即宣布包括一名以色列宇航员在内的全体船员已经遇难,但是肯尼迪机场现在已经降下半旗。目前在德州地区寻找哥伦比亚号残骸的工作仍在继续,航空航天局已经向民众发出警告,不要接触任何碎片,因为在航天飞机引擎上覆有毒性极强的化学涂料。

哥伦比亚号进行紧急着陆的航空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航天局的发言人凯勒-赫尔林向CNN表示:“在当时的情况下,恐怕哥伦比亚号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

事发之后,布什总统立即结束了戴维营的短暂休假,返回了白宫,密切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现有的四架航天飞机中服役时间最长的,此次的意外事件使人们回想起了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的失事,当时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联邦调查局发言人安吉拉-贝尔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显示此次事件与恐怖分子有关。

哥伦比亚号发生意外时的飞行高度为203,000英尺,时速为12,500英里。

航空航天局的发言人凯瑟琳-沃森向全国公共广播网表示:“目前所有的飞行控制器都在努力寻找能够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的数据。”但在被问及是否能够有宇航员幸存时沃森流下了眼泪。

此次在哥伦比亚号上遇难的七名宇航员分别是:里克-赫兹本德、威廉-麦克库尔、麦克尔-安德森、大卫-布朗、凯尔帕娜-乔拉、劳里尔-克拉克以及以色列人伊兰-拉蒙。

以色列总理沙龙表示:“此次事件对于两国政府、两国人民以及遇难宇航员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航天飞机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由运载火箭发射的飞行器,用于进入地球轨道,在地球与轨道航天器之间运送人员和物资,并滑翔降落回地面。第一架航天飞机于1981年4月12日发射升空。航天飞机主要由3部分组成:带机翼的轨道器,用于运载航天员和物资;外部推进剂箱,用于携带供3台主发动机使用的液氢和液氧;一对大型固体推进剂捆绑式助推火箭。整个系统的起飞重量达2000吨,高56米。发射时,助推器和轨道器主发动机同时点火,推力达3100万牛顿。起飞后约两分钟,助推火箭被抛弃并用降落伞降落,回收后再次使用。轨道器将外部推进剂箱中的推进剂消耗完时,已获得99%的轨道高度,于是抛弃。此推进剂箱在坠入大气层时解体。虽然航天飞机像常规载人航天器一样垂直发射,但不同的是,它能像普通喷气式飞机一样滑翔降落在跑道上。轨道器在设计上可重复使用00次,降低了航天飞行的成本。航天飞机可将卫星和探测器装入它的货仓带到太空去施放,也可由航天员在太空中回收或修理轨道上出了问题的卫星。航天心机还可用作太空实验室,携带专门的研究设备进行各种科学实验。航天飞机完成任务返回地面远比升空时的难度与危险性要大。当轨道飞行器返回地球重入大气层时,它必须十分精确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角度。由于机身与空气的剧烈摩擦,其外部可产生1500摄氏度的高温,如果没有防护装置,飞机将会熔化。所以,在航天飞机的外表覆盖了一层大小形状不同的黑色光亮的硅酸盐纤维瓷片,这些瓷片的隔热性能非常好,可以保证热量不被传导到飞行器上。航天飞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制造的最复杂、最尖端的运载工具。它庞大而精密的系统由数百万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航天飞机毁灭。两架失事的航天飞机,一个是因为小小的密封圈发生泄漏,在起飞后不久发生了爆炸;一个是因为瓷片脱落击坏身,在重返大气层时发生机身解体。两次事故使十几名宇航员壮烈牺牲。人们在感激这些勇士,震惊这种灾难的同时,仍然会对科学事业充满不懈的激情。

目前只有美国拥有航天飞机,但由这些航天飞机所进行伟大事业,使人类对科学的认识产生了突飞猛进的作用。

航天飞机是世界上唯一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70-80年代,美国、苏联、法国和日本等国相继开始研制航天飞机,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等原因,到目前只有美国研制的航天飞机投入使用。航天飞机用途广泛,可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停靠、空间科学实验、发射回收或检修卫星。它曾在空间捕获一颗未能进入同步贵道的国际通信卫星6号,进行修理后,又把它送入同步轨道。它还发射过并三次整修哈勃空间望远镜。航天飞机通常可乘7人,飞行时间一般在2周以下,最长可达28天。

目前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是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各种建设用部件和补养。美国原设想使用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可以节约花费。但结果全然不同,每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费非常高,最新的奋进号研制费达20亿美元,而且每次发射费用1亿多美元。因此至今只做了6架航天飞机,其中一架企业号为样机,另外有五架工作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可靠性还是非常高,自1986年1月挑战者号发射失败后一直到2002年4月为止已成功飞行过110次。

NMD系统是怎么组成的?

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现状

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50~60年代的基础性研究与初步建设阶段、70年代的深入发展阶段、80年代的实际应用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改进、完善阶段。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继承前苏联指挥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不断对系统进行更新、改进与完善。特别是在科索沃战争结束后,随着军事理论和建军方针的调整,俄军在重点改善反弹道导弹系统和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正积极发展“非战略导弹防御综合系统”等新一代指挥自动化系统。

俄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可分为战略级和战役/战术级两个层次。战略级指挥自动化系统由战略预警探测系统、指挥控制中心和战略通信系统组成,主要任务是保证国家最高指挥当局对战略核部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控制。战术级指挥自动化系统相对落后,80年代未开始装备师和师以下单位,其中包括C-300PMU地空导弹系统C-300V反战术导弹系统、火箭炮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以及各种电子战系统和战术通信系统。90年代以来,俄军开始在集团军和方面军司令部建立战役级指挥自动化系统。

二、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特点

1、集中领导,统一建设。俄军在指挥自动化的建设上始终坚持一体化的设计思想,打破军兵种和部门界限,对全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实施集中领导,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建设,并以国家行政力量进行干预,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保证。俄军总参谋部成立了俄联邦武装力量信息与自动化管理局,负责全军的指挥自动化管理和信息保障工作。为保障联合作战,俄军还组建了综合性研究所。在分工上,军方的综合性研究所负责提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战术需求,地方军工部门的综合性研究所负责进行系统的设计。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工作综合了各兵种部队、后勤保障部队、战术导弹部队、战术空军部队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从而在体制上避免了各自为战的“烟囱式”局面。

2、军民兼容、平战结合。俄军一贯重视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军民兼容能力,并将军事信息网络建设纳入国家信息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其军用和民用系统兼容性好,平战转换能力强。俄所有采用先进技术的民用信息和通信系统,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与军用系统的兼容问题。如俄国家通信系统就是一个军民共用系统,其大部分通信网络和设备可直接用于保障军事目的。在通信系统建设方面,军用固定通信设施的建设也充分利用了民用通信系统,而军队则重点发展支线传输设施和关键的交换设备、终端设备。军民共用通信系统具有相当高的冗余度,平时军民分立,相对独立使用战时则重点保障军事行动。

3、立足国产,讲求实效。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坚持国产化原则,各种电子元器件、各类集成电路、各种通信和交换设备以及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完全立足于国内。同西方发达国家军队相比,俄军在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各种设备的数字化程度也相对较低。但俄军积极引进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提高系统与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水平;高度重视对指挥自动化方法论的研究,注重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科学论证工作,并提出系统建设的原则;采取多种手段弥补技术与设备上的不足,增强系统的机动能力、生存能力、抗干扰能力、全天候作战能力和相互替代能力,形成了与西方国家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相抗衡的局面。

4、强调生存,注重防护。俄军认为,未来战争以及洲际核冲突,在战争初期就会遭受多次核攻击,因此非常注重系统的生存能力,主张通过隐蔽、分散、加固、机动、冗余备份和通信保密等手段提高系统的生存能力。俄军重视指挥系统的配套建设,基本设施与备用设施的配套结合,固定设施与机动设施的配套结合,有线通信、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的配套使用,形成了空中与地下、地面相结合并具有较强抗干扰与反摧毁能力的综合指挥体系。俄军的固定指挥自动化系统大都配置在地下坚固的防护工事内,其中一些战略指挥自动化所建在数百米的地下,每平方厘米能承受70公斤爆炸冲击波的压力。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挥车以履带式装甲车为主,具有良好的装甲防护性能。俄军还建有多个备用指挥所,配置有各种主要指挥与通信设施,保存有当前的战场态势及必要的情报信息,以便在基本指挥所遭到破坏时能迅速接替工作。俄军的大部分通信设备和电台都采取了防截收措施,对通信实行严格控制,平时使用的都是战时通信的备用频率。

三、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1、加强战略火箭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1998年出台的《俄联邦2005年前国家军队建设政策构想》认为,对俄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是地区性冲突和局部冲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出现大规模侵略的可能性,俄仍要保持足够强大的核威慑力量。1999年出台的《俄联邦军事学说》(草案)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俄联邦把核武器视为遏制侵略、保障俄罗斯及其盟国安全的有效因素。根据这一战略,俄军将进一步加强战略火箭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扩大核遏制范围,随时做好应付核战争的准备工作。

2、加强空间指挥自动化系统研究。俄军认为,建立和保持太空优势,是未来武装斗争的一个发展趋势,空间、空中、地面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制天权将成为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重要基础,对达成现代战争目的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太空的攻防能力。1994年,俄军正式决定建立统一的空中空间防御系统,以防空军为基础,使各军兵种的防空力量和军事航天力量相结合,建立统一的空中空间侦察体系,形成统一的防空防天部署。最近,俄军又提出研制“往返式航天系统”。该系统可实施战略与战术空间侦察,也可实施太空战,以高精度武器装备打击敌地面目标。专家预测,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将是俄航空般天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其军事天事业的发展铺平道路。针对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俄正积极发展“非战略导弹防御综合系统”。

3、强调积极防空,优先发展高度机动的防空系统。1998年,俄在C-300V防空导弹系统的基础上,研制出车载机动“安泰-2500”反导、反飞机一体化防空系统。该系统可同时跟踪24架飞机或16枚弹道导弹,拦截射程在2500千米以内、飞行速在4500米/秒以下的各类弹道导弹的飞机。今年2月,俄罗斯成功地进行了新型C-400防空系统的试验,这一系统可探测和摧毁400千米以内的目标。

4、积极发展和部署新一代国防卫星系统。俄军的战略通信和空间预警主要依赖卫星,其卫星系统是在前苏联卫星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设备多是70年代研制的,技术上已相对落后。俄目前正积极倡导发展新一代国防卫星系统,采用最新技术提高卫星的功率,增大通信容量,延长卫星的寿命。在移动卫星方面,俄正全面落实的“马拉松”计划可为俄提供1800~2000条移动电话通道。

5、发展新型通信技术装备,改进和完善通信系统。俄军计划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装备,分阶段逐步完善现有的通信系统。在不断完善反导反航天力量、战略核力量、战略侦察力量、电子战力量的通信和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各军兵种共用的地区性通信系统,尔后进一步完善野战通信系统,提高野战通信系统的机动性和综合性。在通信体制上,俄军正由模拟化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俄正在兴建一条穿越全国的数字微波干线,可使俄境内多数大城市接入长途数字网。在陆上移动通信方面,到2010年,俄将建成GSM国家数字网,并实现与国家模拟网的互联。

6、适应现代战争的特点,深入研究信息战理论,发展信息武器。俄军事科学院在预测21世纪战争时明确提出:“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即信息战将成为一种新的战斗行动,它将在武装斗争各个领域和各个水平上进行”。进而提出俄“必须加紧研制信息武器,把它作为军事技术装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国家军事政治和战争潜力的组成部分”。据外刊报道,目前俄军研究的微波武器“释放出的强烈的微波能脉冲,可以摧毁北约用于控制雷达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固态神经系统”。1998年,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小型强电流电子加速器,它所发出的激光、X射线、宽带无线电波和高功率微波,其能量脉冲可以使军事指挥中心计算机内的细小电路开关“熔断”,从而造成系统瘫痪,指挥失灵。这种强电流电子加速器的体积比手提式公文箱还要小,重量只有8公斤。

指挥自动化建设必须坚持走一体化发展道路

编者按:为全面落实中央军委颁发的《指挥自动化条例》和《指挥自动化建设纲要》,进一步推进我军指挥自动化一体化建设,最近,《指挥自动化一体化技术体系结构》已由总部有关部门颁发全军贯彻实施。《体系结构》是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化技术纲要,是面向系统顶层设计和互连互通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它吸收和借鉴了外军C4ISR系统建设的经验,并紧密结合我军实际,提出了在系统建设中各部门应当共同执行的一系列标准规范和指南。为进一步增强标准化意识和依法建设的自觉性,促进指挥自动化一体化建设,我们特编发刊登这组文章,以飨读者。

指挥自动化建设,要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相互兼容,必须克服“结构病”,突破部门之间各自封闭的小天地,走出“春秋战国”———

重在搞好系统的顶层设计

●总参通信部 徐小岩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主要样式是联合作战和信息作战。采用先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已成为夺取战场制信息权、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重要保证。为了统一全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体制,最近颁发了《指挥自动化一体化技术体系结构》(简称《体系结构》)。这标志着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去年,中央军委颁布了《指挥自动化建设纲要》,今年8月,经军委批准又颁发了《指挥自动化条例》,这两个重要文件,明确了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目标和政策法规,确定了坚持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已从分散建设、单项应用,逐步向网络化、智能化、综合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并开始纳入依法建设的轨道。制定和颁发《体系结构》,是全面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实现《纲要》确定的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

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将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作战信息保障系统功能融为一体的大型系统工程,各分系统的类型不同、作战使用要求各异,并且是由各部门根据各自不同的建设目标分别组织建设的。要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相互兼容,确保作战信息在各分系统之间能够“无缝隙”流通,首先必须统筹规划,从顶层设计入手,突破部门之间各自封闭的小天地,形成观念上、认识上的共识和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其次,在系统研制和集成过程中,以信息交换和信息安全为突破口,组织各有关单位共同贯彻实施一系列相关标准规范。第三,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已建系统与在研系统的有效集成。《体系结构》是指挥自动化系统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所涉及的技术内容都与“一体化”要求密切相关。它针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规律,从加强系统顶层设计出发,从对全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处理、信息传送、信息建模及元数据、人机界面和信息安全五个方面,对系统各要素进行描述和规范,具有继承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各部门按照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共同贯彻实施规定的一系列标准,必将推进整个系统向一体化目标迈进,从而增强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

随着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系统工程标准化已成为提高系统整体效益的重要支撑点。所谓系统工程标准化,就是将谋取 “系统最佳组合效益”的系统工程理论和以“统一、协调、简化、优选”为内涵的标准化活动,在系统工程建设实践中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发挥合成效应。系统工程标准化,综合反映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所提出的“统一、合成、高效、系列化、通用化”等要求。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已发展为跨部门、多领域、面向诸军兵种综合应用的一体化建设,这一特点决定着标准化工作必须纵观全局、统筹规划、总体设计,采取自顶向下的方式,分步分工实施。

《体系结构》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采用了“渐进获取法”、“快速原型法”等科学的方法,将研究对象与发展目标、发展对策、应用环境、技术体制、管理要求和思想方法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整体发展的思路。

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存在着历史性差距。借鉴外军C4ISR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成果,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提高起点,实现跨越发展。海湾战争以后,美军认真总结了C3I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针对陆、海、空军以及海军陆战队的系统自成体系,互操作性差,呈“烟囱式”发展,效费比低等问题,设立专门机构,不惜花费大量人力和资金对系统进行集成和整治,将作战需求、系统功能设计、技术实现和标准化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面向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功能完善的一体化C4ISR系统。我军当前面临的问题,与美军等发达国家军队早期出现的问题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系结构》正是将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主要有:坚持面向“总体设计”,提出综合标准化要求,提高系统研制起点;强调“共同执行”,在统一指导下,各部门共同执行相关标准,确保系统实现“三互”;突出“最低限度”,提出系统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的标准最小集,各军兵种分系统建设还可根据特殊需要,相应提出具体的技术、管理要求;适应“动态发展”,根据系统发展的渐进性,寻求有限目标和阶段成果的发展对策。

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已进入整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标准化工作已越来越成为系统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回顾过去,在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中,既有坚持集中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分工合作,取得整体效益的经验,也曾有过部分单位各自为政,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效益的教训。我们需要认真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继续深化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和组织运用问题的研究,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标准化工作,不断改革与创新,努力开创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新局面。

没有统一的技术体制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严重制约指挥自动化系统整体效益的发挥———

必须确立一体化的技术体系结构

●海军司令部通信部 陈国和

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系统对抗特征越来越明显,联合作战能力将是军队作战能力的根本标志。未来联合作战,首先是一种信息上的“联合”。信息网络将众多军兵种的武器系统、各种作战要素、分散的作战单元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战争这台机器能在更大的范围联结、互动,呈现出兵力群数量多,作战强度大,组织指挥与协同复杂,指挥方式方法转换频繁,新一代高技术武器对战场信息保障依赖性大等特点。参战部队信息获取、处理和分发信息能力的强弱,将成为联合作战胜负的关键。因此,迫切需要确立诸军兵种一体化的技术体系结构,实现系统的互连、互通、互操作,确保联合作战中获取制信息权,满足实际作战需要。

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与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将对夺取和保持战场制信息权带来困难。针对目前出现的条块分割、自主开发、 “三互”能力弱等现象,军委和总参首长曾多次强调,没有统一的技术体制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严重制约指挥自动化系统整体效益的发挥。因此,必须首先确立一体化的指挥自动化技术体系结构。

坚持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是搞好指挥自动化建设的前提。如何加大统管力度,除了加强组织领导和有效的协调外,还应当有一个能够在统一技术体制、统一标准方面用于规范、指导全军指挥自动化一体化建设的技术文件。《体系结构》的适时颁发,使得指挥自动化建设从系统方案论证、总体设计、研制开发,到系统质量检验和装备购置,有了可遵循的技术标准和结构模型,可操作性较强,将从技术体制上保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的落实。

美军于1995年成立了由参联会、各军种和国防部各厅局代表组成的C4ISR一体化任务委员会,专门筹划C4ISR系统体系结构,1996年颁布了“C4ISR体系结构框架”(第一版)。作为国防部的政策指示和指导指令,1997年又颁布了第二版。美军要求,从最顶层到基层的系统,都必须遵循这一体系结构框架,要在诸军兵种和总部各厅局形成一套统一的描述、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及技术标准。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现在,我军颁布的《体系结构》,包括技术参考模型、通用应用服务、应用支撑平台和外部环境,涵盖了软件、硬件和逻辑结构等内容,是一套较完整的技术指南。我们应当结合实际,查找问题,看哪些相符,哪些还不相符,努力克服前进中的问题。今后,不管是新上项目,还是已建系统改造升级,都必须以《体系结构》为准绳,遵循全军统一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确保系统优化设计和与全军系统互连互通,凡未列入《体系结构》的标准和数据格式不得使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系统运用的不断深入,要及时验证、反馈信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体系结构》。

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是指挥自动化装备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减少重点建设,缩短研制周期,缓解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

努力提高系统“三化”水平

●二炮司令部通信部 王连生

《体系结构》是在总结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经验基础上,借鉴外军C4ISR系统建设的方法和成果,提出的具有我军特色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标准化技术纲要。它的发布实施对于促进指挥自动化装备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通用化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同一单元的使用范围,这种通用化单元可以是系统、分系统或设备。系列化是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将分系统、设备按照对形式和结构的需要作出统一规定。组合化(模块化)是在一定范围内对不同产品进行功能分解并设计出标准模块,按要求组成不同产品。“三化”体现了当今世界高科技军事装备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系结构》针对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要求,提出了一种面向系统顶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将有力推动系统“三化”工作,为实现指挥自动化装备的抗毁重组功能奠定基础。

在指挥自动化装备建设中,通过推行“三化”,集中力量发展基本型,合理使用派生型,实现“一机多用”、“一机多型”,不但可满足多层次需要,而且减少或消除了同一水平的重复研制。同时“三化”还可以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利用现有成果,减少设计和试验,节省经费,缩短研制周期,降低风险。可以说“三化”是综合解决指挥自动化装备发展中高投入要求与经济承受能力等诸多矛盾的战略举措,也是解决装备多样化需求与批量生产之间矛盾的必由之路,同时还是提高作战效能的有效途径。《体系结构》提出统一的技术体制,为实现各类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互连、互通、互操作和“三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不管是通用化、系列化产品的实现,还是对不同产品的模块分析和分解,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没有标准化,不可能设计和生产出一系列通用模块,也不可能设计出可供“三化”使用的零部件及标准接口。为保证“三化”的实现,系统的应用支撑平台、通用接口、硬件配置、软件开发等必须严格执行《体系结构》所规定的技术标准,以便为系统的方案论证、总体设计、研制开发、质量检验和系统集成提供标准依据。

指挥自动化装备“三化”建设,一方面要继承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体系结构》既适用于新系统研制,也适用于对原有系统的改造。它在为新装备研制确立技术标准的同时,也为现有装备的升级指明了技术改造的方向,有利于指挥自动化建设成果的继承和创新。贯彻实施《体系结构》,必将促进指挥自动化装备“三化”建设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提高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三化”水平。

战区指挥自动化建设必须由分散向统一、由单一向综合、由科研试验向实战应用跨越,实现多向并轨,无缝衔接———

把握一体化建设的着力点

●沈阳军区司令部通信部 高德福

纵横交融。目前,战区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必须注意解决标准不统一、技术不规范、相互不兼容、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加速实现横向纵向一体化。而解决横向纵向一体化问题,应当按照统一的标准,自顶向下组织建设,上级系统对下级系统提供约束,下级系统对上级系统提供支持,上下之间形成无缝连接。为此,首先应抓好战术系统建设。师、团以下部队是遂行作战任务的基本战术单位,战略、战役系统必须依靠战术系统提供的信息源,并依靠战术系统最终实现对部队的指挥控制。因此,应当使指挥自动化系统尽快向一线作战部队延伸。其次应抓好野战系统建设。科索沃战争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在现代防空袭作战中,必须解决部队的野战生存和指挥控制问题。应集中力量建设适应各种环境下使用的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实现“动中通”、“野外联”。再次应抓好主战武器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指挥自动化系统必须与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与主战武器平台对接,使指挥自动化系统能够对主战武器平台实施不间断控制,武器平台的各种信息能够自动提供给指挥自动化系统。

多向并轨。近年来,战区指挥自动化建设呈现出多头并进的局面,有业务主管部门“统建”的,有各业务部门“分建”的,还有各单位“自建”的。欲使这些系统发挥整体效能,必须按照《体系结构》进行并轨。一是抓好“自建”系统的标准化改造,使其与全军“统建”系统接轨。对符合标准的将其纳入装备保障系列,作为“统建”系统的有效补充。二是抓好“分建”系统的综合集成,使这些分系统在为本部门提供服务的同时,成为战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综合系统提供功能支持。三是抓好“统建”系统的扩充完善,使其成为各级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主体,满足各级实际需要,并能有效地将“自建”、“分建” 系统吸纳进来,起到合纵联横的纽带作用。

全向契合。实现战区指挥自动化,是一个涉及建设、管理、训练及使用于一体的整体概念。首先应按需建设。使用部门充分发挥需求牵引作用,提供详细、具体的使用需求。建设部门按照作战需求,依据《指挥自动化建设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体系结构》确定的标准,组织系统建设,做到需要什么就建什么。其次应依法管理。依据系统运行规律,建立健全系统运行、使用管理、安全保密等各项法规,按照《指挥自动化条例》明确的职责分工实施管理,防止多头共管打乱仗。再次应按纲施训。将指挥自动化训练内容纳入首长机关合成训练,统一规范训练内容,明确训练标准,按纲组织训练与考核验收,进一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做到部队使用什么就训什么。最后应列装使用。必须按照装备体系从上到下统一规范,做到装备什么就用什么。凡推广使用的列为正式装备,凡未通过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不得投入使用,更不能联网运行。通过全向契合,努力形成一个建设、管理不分家,训练、使用相一致,全局、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为实施战区联合作战提供高效、综合、一体化的指挥自动化系统。

解决各级、各类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互连、互通、互操作问题,有利于形成综合集成、协调运行的有机整体———

联合作战的技术基石

●总参某研究所 蒋晓原

未来高技术战争的突出特点是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谁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整个战场态势和其它相关信息,就能有效指挥诸军兵种各种打击力量,夺取战场主动权。指挥自动化系统是获取信息优势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我军作战能力的倍增器。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基本上是先从各军兵种或某一系统开始,由各军兵种和业务主管部门分工组织建设,通常对联合作战需求考虑较少。现在,必须着力解决各级、各类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互连、互通、互操作问题,形成综合集成、协调运行的有机整体。为此,应当从顶层设计入手,确定各军兵种与各系统之间必须遵循的技术标准,使分工建设的各级、各类系统实现一体化与最优化,以满足联合作战要求。

最近颁发的《体系结构》,是为保证各级各类指挥系统之间实现信息“无缝隙”流动和互操作性,以及相关体系结构之间的兼容性而确定的需共同遵循的规则,包括系统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以及相关标准等。其着眼点是:明确信息传输、交换和处理的规则和标准;充分考虑指挥与作战平台和网络连接的需求;能够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逐步淘汰陈旧、落后的技术和相关标准;尽可能采用商业标准、工业标准和技术,减少对专利技术的依赖。

《体系结构》提出的技术参考模型,分为作战使用、通用服务、支撑平台和外部环境等。作战使用是完成作战任务所需的具有各种特定作战功能的软件;通用服务包括了可标准化、适应不同作战任务的应用软件;支撑平台由操作系统服务和基础服务两部分组成;外部环境包括通信实体、信息交换实体和用户实体。它们分别采用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商业标准。尽可能促使各军兵种指挥自动化系统在技术与标准上的统一,提高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相关体系结构的兼容性,减少技术风险,降低成本,加快系统一体化建设进程。

全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必须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

指挥中心智能运维与传统运维有什么区别?

NMD全部组成是:2处发射阵地、3个指挥中心、5个通信中继站、15部雷达、30颗卫星、250个地下发射井和250枚拦截导弹系统。

具体地说,NMD是由5大部分组成的,即预警卫星、改进的预警雷达、地基雷达、地基拦截弹和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系统。

预警卫星用于探测敌方导弹的发射,提供预警和敌方弹道导弹发射点和落点的信息。这些卫星都属于天基红外系统,也就是说靠敌方发射导弹时喷射的烟火的红外辐射信号来探测导弹。

改迸的预警雷达,它们是NMD系统的“眼睛”,能预警到4000-4800千米远的目标。美国除要改进现有部署在阿拉斯加的地地弹预警雷达以及部署在加州与马萨诸塞州的“铺路爪”雷达外,还要在亚洲地区新建一个早期预警雷达。

地基雷达是一种X波段、宽频带、大孔径相控阵雷达,将地基拦截弹导引到作战空域。

地基拦截弹是NMD的核心,由助推火箭和拦截器(弹头)组成,前者将拦截器送到目标邻近,后者能自动调整方向和高度,在寻找和锁定目标后与之相撞,将它击落在太空上。

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把上述系统联系起来。

这些系统部署后,24颗整天围绕地球不断旋转的低轨道预警卫星和6颗高轨道卫星,一旦探测到敌方发射导弹,立刻跟踪其红外辐射信号。通过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卫星除将导弹的飞行弹道“告诉”指挥中心外,还要为预警雷达和地基雷达指示目标。预警雷达发现目标后,将导弹的跟踪和评估数据转告地基雷达。一旦收到美国航天司令部的发射命令后,拦截弹就腾空而起。拦截器靠携带的红外探测器盯上来袭导弹后,竭尽全力(靠动能)与它相撞,与对方同归于尽。

介绍

反导弹导弹利用红外跟踪原理搜寻敌方进攻导弹,识别真假弹头,然后在地球大气层外拦截敌方进攻导弹,并用激光武器将其摧毁。

电子武器

美、俄、西欧各国都十分重视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发展,特别是美国装备品种繁多、数量第一、性能优良。

美国陆军电子战装备可靠性高,机动性好,使用汽车、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作为平台,侦察干扰系统能满足空地一体作战的需要。空军电子战装备的投资占三军电子战投资的一半左右。其机载电子战装备的技术水平,也是世界最先进的。海军电子战装备的发展与更新,要比空军电子战装备慢一些,但近几年来海军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

目前海军所有舰艇除配备先进的雷达以外,还根据舰艇大小和用途,配备了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无源干扰物投放系统。此外,海军舰艇和飞机装备了通信对抗装备。

航天器和航天服,这套系统中有哪些是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设计的?

传统运维是等到系统出现故障后,再由运维人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这种被动的、孤立的运维管理模式往往使运维部门人员疲惫不堪。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运行维护人员被动、低效;2.缺乏有效的运维机制;3.缺乏有效的运维工具。

智能运维是指运维中日常和重复性工作的自动化,以及人工工作向自动化的转变。智能运维不仅是一个维护过程,也是一个管理提升过程。

神舟七号飞船的内部设施

航天员只在神舟七号的返回舱与轨道舱中活动。它们都是密封的舱段,可以抵御太空中的有害辐射、极端温差和微流星撞击。

返回舱是整个飞船的指挥中心,舱内布满了显示飞行状态的仪表与监视器,还有供航天员操作的各种按钮与拉杆。返回舱中有三张座椅,在飞船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航天员都要固定在座椅上,以便承受很大的过载、冲击与转动。一旦飞船出现致命故障,航天员可以迅速地转入应急救生的准备工作。返回舱内每一寸空间都异常宝贵。除了仪表盘,航天员座椅周围还固定有摄像机、照明灯、排气调压组件、气瓶等设备。座椅下面还安置了电源、制导导航及控制、测控通信、数据管理、环控生保等分系统的设备。

轨道舱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工作的地方。里面储存着食品、饮用水和排泄物收集装置。在有限的空间内还安装了大量太空环境实验设备,如对地观测设备、晶体生长炉、植物种子辐照器等。因为轨道舱等单独留轨半年以上,所以它有自己独立的一套电源、供配电、制导导航及控制、测控通信、环控生保等分系统。

轨道舱外壁上开有圆形舱门。航天员在发射前穿过运载火箭的整流罩舱门、经由轨道舱舱门进入飞船,再穿过轨道舱与返回舱的连接处进入返回舱坐好。

神舟七号飞船的外部设备

热控分系统

飞船上有很多的设备,它们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废热,如果不及时消除,不但会损坏设备,更可能危及航天员的安全。由于在真空中难以进行传导和对流,散热主要依靠辐射来进行。飞船热控分系统的外部回路位于推进舱外壁上,看起来类似于家用冰箱后背上的管路。其作用也相似,就是把返回舱和轨道舱产生的多余热量辐射到太空。

调姿态发动机

为了准确调整返回舱再入大气层时的姿态,保证飞船落点。返回舱外共配置了8台发动机,其中两台用于控制俯仰运动,两台用于控制偏航运动,四台(主份和备份各2台)控制滚动。

降落伞

神舟七号飞船着陆时使用降落伞实现减速。它的返回舱外嵌有两个降落伞舱,内部装有主、备降落伞各一套。在距地面9公里处,首先抛掉伞舱盖,由大小引导伞拉出稳定伞和主伞。降落伞面积很大,容易兜风。为安全起见,在返回舱落地的一刹那,航天员在舱内发出指令,伞舱中的切割器会切断伞绳吊带,让降落伞独自飘落,以保证返回舱不被伞拖走。

防热大底

防热大底位于返回舱底部,在飞船再入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时起到保护飞船底部的作用。但落地前这个盾形保护底必须抛掉,以露出飞船底部的着陆反推发动机。

γ高度计与着陆反推发动机

防热大底抛掉后,γ高度计开始测量飞船与地面的距离。当距地面还有1—1.5米时,返回舱底部的着陆反推发动机开始工作,返回舱得以平稳落地,实现软着陆。

GPS信号发射器

位于返回舱,着陆时不间断地发射飞船所在的位置信息,供搜索救援人员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飞船。